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選擇性不語症

「選擇性不語症」一個簇新的「症」,某些行為或表現一旦被冠以「症」的名號,就等同病一樣,要「醫」要服藥才能痊癒,隨之而來是一連串的擔心、憂慮、困擾、沮喪... 我反對忌諱疾醫,但醫亦要知所以,不是慌亂不知所以焉地去醫。

不少家長對子女「患」此症而憂心忡忡,更敍述此症乃源於抑鬱及自信心不足而不敢與陌生人講話。表面上聽起來頗合理,但試想深一層,一個小朋友害怕跟陌生人說話,是正常還是病態?

對於「選擇性不語症」我不是專家,故請恕我才疏學淺。以前只會被說成「怕醜」內向而已,這跟現今的「選擇性不語症」又有何分別? 以前的「怕醜」內向,不會把它當作一種病,而且發生在弱小的小朋友身上,大部人都覺得這情況十分正常,當小朋友漸漸長大學會社交後,情況便能改善,「怕醜」內向是可以改變過來。

現在的 ,是病症、是不正常的,但至今又好像未專治此症的方法出現,你說有那個做父母的會不擔心?接下來的,更甚的莫過於父母們的「想太多」了,一幅又一幅的恐懼畫面出現,越加越多的假設,越想就越遠就越可怕,最後想得如同世界末日即將降臨。除此之外,從父母在論壇上尋求協助,可以感受到他們在面對這「選擇性不語症」問題上的無助,儼如驚弓之鳥,只懂不斷外求解決良策,盼別人「醫好」自己的小朋友,卻忘記了自己擔當的角色及作用。

一個方寸大亂的父母少不免會從身體語言中表現出不安與恐懼,同時也容易被小朋友察覺,試問這種連一直在保護自己的父母都害怕的「選擇性不語症」,對小孩來說又象徵著甚麼呢?害怕陌生人本來在以前是正常的事,到現今都變得非比尋常了,正因為它已被標籤及賦予另一種意義。

自信心是需要時間去培養,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之中的支持與鼓勵,面對陌生人的恐懼,箇中可能出自小朋友過往經歷而對事物產生誤解,導致日後面對陌生人就不敢說話這些錯誤適應模式。事實上,「選擇性不語症」豈止在小朋友身上發生,不少成年人也不是同樣出現有「宅男」「宅女」的現象?而我們每年都處理過不少希望改善人際關係的催眠治療個案。

本人並非否定「選擇性不語症 」,只是希望呼籲家長們在尋求治療協助之餘,也得保持冷靜、先放下對小朋友的標籤,給予支持及鼓勵,嘗試找出及協助小朋友釐清對事物潛在誤解。這跟我們催眠治療的方向不謀而合,然而最大不同之處,在於父母是主動影響,催眠治療則在受者主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