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意見與感想」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意見與感想」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7月20日星期二

幫人也得小心好心做壞事

最近有機構舉辮了一個模擬中學會考放榜的活動,不知道大家對這項活動有何意見?個人認為這可真是好心做壞事。

報章早前報導有調查發現「末代會考生」一名成為應屆考生的最大壓力來源,這個模擬中學會考放榜活動,非但沒有給予學生鼓勵,更殘酷地要他們預演失敗,先將他們「打殘」,或者這就是中國人社會的文化,事事先預期最差的,又有何不妥?

是否只有預演失敗,而沒有其他方法嗎?
有否考慮過這群新世代現時能力及心理質素?
又有否考慮過這群新世代現時所需? 是予以支持輔助還是先來一個落井下石?
是強化他們的抗逆能力?還是進一步強化末代會考的鬼魅?

深知主辦單位用心良苦,只是捉錯用神而已。這個模擬放榜可能對出生昔日苦幹年代的年青人能湊效,所謂遇強越強。惟時至今日,實需要加以調整,藉模擬個案既可剔除考生的情緒及心理障礙,同時提供更多升學資料,讓他們能客觀分析不同升學之途,總比模擬自己考試失敗,一直帶著驚惶失惜的心情等待正式放榜來臨好得多。

2010年6月24日星期四

曾嘗過喜極而泣的滋味嗎?

可能你不曾相信世上真的會有喜極而泣這一回事,假若你問我,我可以肯定的答你:「有!」

香港人習慣「現實」,物質、名利都抓得緊、放不下,為追求更多每天都在爾虞我詐,最後結果造成人的互相猜疑、互不信任。加上生活迫人,家庭生活不斷地被工作吞噬,試問還有甚麼可以作為人的感情依據?

抑鬱是常見都市病,人人都在忙於工作,卻忽略了精神需要。跟朋友聚會也多數是唱k飲酒、大吃大喝,真正的交心又有幾多? 接著是帶著筋疲力盡的身子回家,話都不想再說多句,一天就是這樣過去…

鍾情追求物質吃喝玩樂,使人忽略了精神生活的素質,蠶食人的身心。人既是群體族類,友誼卻建基於猜疑、不信任;與家人又因欠缺溝通而易起磨擦;今時今日連最天真無邪的小朋友也變得迂腐世故,試問「群體」之間還可以靠甚麼來連繫?

預留一點時間給自己,讓自己靜下來;
放下一切追求物質吃喝玩樂的心態,冷眼旁觀一下世界;
你卻不難發現在這充斥競爭的社會之中,仍可捕捉不少「人間有情」…
多留意四周小朋友的鬼臉笑面,感受一下埋藏在心底下的童真;
翻看一下舊照,重尋昔日純樸生活的寫照;
比對舊日的我,為當下的成功與步而欣慰;
為發現自己的不足與缺失而務實改進,撫平心中的不足感…
喜悅,源自心中富裕,甚至感染他人。

當有一天,你看到自己或者子女的兒時照,令你頓然開懷地大笑過不停,那喜極而泣的感覺逐自然浮現,腦子裡卻在不斷問自己:「為甚麼我竟然會想哭?」甚至好想痛痛快快的哭一場,感覺很特別也很暢快,這就是喜極而泣的感覺。

2010年6月13日星期日

心態改變 ‧ 世界也不同了!

十多年來都是束著長髮,有時候那累贅感覺真想一口氣把它剪掉,只是受不了短髮的模樣而遲遲不能成事。也許年紀日長,漸漸對自己的要求都放鬆了,就在生日當天心血來潮地給自己一個大變身,肆無忌憚地一剪就是近尺長的頭髮,只因心態改變,世界也就不同了!

昔日,我會因年紀漸長而感不知所措;現在,我卻為現處人生階段所擁有的經歷與智慧而感到欣慰,也明白到每個人生階段均有著不同的訴求。年少時可會髮型不合心意而鬱卒忐忑,現在卻可以灑脫地走出外表的樊籬,一身孜然,感受那種全然輕盈清爽的感覺。短髮不再等同醜陋難看,而是象徵脫離舊有的迂腐頹敝,輕鬆再上路創建新的開始。雖然剪短髮對我來說仍舊是不甚好看,卻堯富意義。皆因心態改變箇中含義皆能逆轉。

人因理解而改變舊有想法,得以從問題中釋放自己,得到洞悉達致成長。

2010年5月31日星期一

中藥戒K仔: 另類深層次矛盾

最近報紙報導關於用中藥戒K仔的一段新聞,勾起我心中不少的「深層次矛盾」。一方面為因濫藥而令身體功能受損的青少年治療有望而感到高興,但另一方面則擔心中藥戒K仔會令青人覺得K仔上癮是「有藥醫」,抱有容易戒掉一試無妨的錯覺。

中藥戒K仔是一個有效的治標方法,惟不能治本,容易出現兩種問題:

  1. 「容易戒掉」將成為誘騙青少年去嘗試「索K」的賣點。年青人易受朋輩影響,加上中藥戒K成效受傳媒報廣泛報導,這種權威令他們更放心一試。
  2. 戒完再索,長戒長有。濫藥的人很多時候都是追求那種High及麻醉自己的感覺。就是知道「索K」是「有藥醫」,為求一時快感,再次濫用k仔的可能性便大大提高。心病還需心藥醫,假如心因未能解,容易故態復盟。
中藥戒K仔的出現,事實上是一個的喜訊,但無奈濫藥跟生理病的處理手法是絕對不相同。就好像當研究發現出有效的治療癌症的藥物或方法,這智是天大的喜訊,不會因為有藥物可以治癒而去嘗試令自己患癌 (「索K」和患癌的感覺根本完全是兩回事)。一日未能處理好濫藥的動機,問題會繼績惡化下去。最好的方法是採用一些輔助性的治療,實行雙管齊下的模式,同時配合康復後期「把門關」的跟進工作。而以催眠治療作為輔助性治療更能雙得益彰,更有成效,收效可以更快更持久。

2010年5月28日星期五

游走前世的意義

很久之前我們提到接受前世催眠粗略分為兩大類的朋友:一種是被前世催眠那種看似神秘的感覺吸引,渴望知道前世的身份與經歷的朋友。另一種是渴望從前世的經驗獲得人生智慧,藉此完成今生學習的課題,也就是我們治療態度的大方向。

從過去汲取經驗知識,更深入地去了解箇中人事物的關係、自身的需要、恐懼及可能性,在催眠治療師的協助下,以安全的方式重新經歷過程,讓壓抑的情緒得以釋放,透過分析過去的生活故事,得到新的理解和意義。將所察覺的新知識和見解應用在現今日常生活之中。當你察覺得越多越深,就越能在現有問題上得以超脫,甚至你會驚訝地發現,那原來一直困擾你的問題,因著你對自己及過去得已理解而超脫了,人生得以成長!

2010年3月15日星期一

助人自助適得其所

很多人都愛幫助別人,動機都很正面。但卻又不時聽到許多幫人是如何吃力不討好 、「好心作雷劈」的故事,「幫人」不是件好事嗎? 接下來所寫的可能你並不認同甚至反感,因為「幫人」這個神聖而偉大的任務已把人雙眼幪蔽,忽略了他人的需要與感受。

幫助別人得先撫心自問 …

幫人的動機都很正面,卻只流於表面,眾人皆將焦點放在接受幫助的人身上;當將焦點放回自身,又會有何不同呢?
1. 感受一下當自己幫人時的感覺
2. 過程中自己和對方所扮演的角式
3. 想像一下假若對方不接受甚至抗拒你的幫助時,你的內心感覺又如何?
4. 你內心是否己有一套既定的「正確」方法提供給對方?

幫人的感覺很棒,幫助人的一方,地位比需要幫助的人超然、強弱立見,當成功幫助對方,更有助提升自我認同。

強者的感覺往往容易令人迷失,不單止幫人幫上瘾,甚至無所不用其極地迫使對方接受自己的「最恰當」方法,雙方因而容易產生對立與抗拒。撫心自問自己心目中的「幫人」,究竟又是那種性質? 為獲取「幫人」那種自我認同的愉悅感覺? 還是配合對方的需要與感受,真心真意的去幫別人一把?

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

俗語有云:「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可以理解為向對方承諾幫忙那部份就得全心全意去做,卻不是沒完沒了盲目地去幫忙。

「愛的背後」一文中提到co-dependence的問題,助人亦如是。助人適得其所,在於避免互相倚賴。部份人會因生命中有某些缺失而把自己放在受害或無助的位置,希望在從他人身上得到補償,卻忽略了自強,久而久之他們會把這些幫助視為必然而不斷索求。因著幫人的良好感覺,越幫得著別人越能獲得自我認同,越顯得自己優越重要,這些情緒反應已足以令人上瘾,一旦別人不再需要你幫忙時,剎那間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會刻意營造到在沒有你幫忙下事情就不可收拾的情況,越幫越多甚至連對方的份兒都爭著去代勞,這就是co-dependence問題的癥結所在,被幫忙的繼續期待人伸出援手,幫助人的一方繼續努力去取得被需要的感覺,雙方互相倚賴的關係不可分割,不見個人發展與成長之餘反見病態的相互關係。

成長是需要自我察覺(包括自己的行為模式、信念及想法),經過理解及作出相對改變,人才得以向上一層發展脫離原有問題的困擾。助人自助適得其所也是一門學問。

2010年3月10日星期三

愛的背後

就是愛,她救活了許多生命、燃點起無數希望,能把不同人的心都連起來。因為愛,她會惹人嫉妒、因愛成恨出現情殺仇殺,她亦能令人傷心欲絕死去活來。

愛的根源 – 家

家能凝聚愛,只是隨著生活改變及人的關係疏離,家就再不成家了。父母每天的超時工作、小朋友絡繹不絕的補習與興趣班、被家庭傭工逐漸取締的父母角式… 一一把家愛吞噬。家愛不足,惟有外求,將焦點放在朋友身上,在互相索求的循環底下,對對方的要求只會顯得更大更深,缺一不可,這時候更容易出現codependence的問題。

愛 – 易令人著迷

愛所牽引的情緒反應更可使人迷失本性,為一個情字(非單止是愛情)而自殺、他殺的情況又豈是局外人所能理解?用愛來治療及安撫人的心靈,無疑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但需要用得其所,成長是需要經歷困境與錯敗,更重要的是明白身處問題,理解癥結所在,避免縱容與包庇。

愛 – 可以自給自足

成長先要學會自愛、自尊、自重,不怨天不尤人,也許這才稱得上是豐裕Abundance。世上的人、事、物、一草一木都是獨立個體,都要為自己的生命負上責任。生命是由上天賦予,要怎樣對抗逆境困難就得靠自己去決定,如何去編寫自己的人生。也許你曾埋怨天意弄人,卻可曾想過自己能到活到今天,當中所經歷及處理的難題和困境,假若沒有非凡智慧與能力,那又如何活到今天? 當明白人是要為自己的生命負上全責的時候,便再不需要埋怨世界,得從受害人、被迫害的角式當中超脫,不再向別人索求,而是將自身的愛去發揚,去感染其他人重新站起來,塑造自己的人生。

要用愛去療癒,謹記愛不是要由他人賦予,而是自己主動去愛、去欣賞自己,愛的療癒就仿如在你脆弱時候給你注射的一支強心針,雖扶你一把,卻不要過份倚賴,是有需要時才用的。

2010年2月24日星期三

沒學催眠治療的人是有福的…


沒學催眠治療的人是有福的…

何出此言?

這只不過是隨著從事催眠治療的日子久了,有感而發的一句心底話。

在 學催眠的時候,被導師的一句「世上最難被催眠的人是催眠治療師」一語道破了。學催眠是難於應用在自己身上。假若你希望借助學催眠來幫助自己的,那你需要仔細考慮,重新評估情況了。

難在於那?

難在於當催眠治療師接受催眠治療時,因熟悉所運用的催眠技巧而誘發職業病 ── 無意識全程便會自動地去監察起來,令意識緊張、活躍起來,那又如可以進入催眠狀態?

福從何來?

不學催眠人是有福的,過程由催眠治療師帶領及協助進入催眠狀態 (註: 是帶領既定過程而不是主觀引導過程),全程只需要專注投入其中,又可以令身體放鬆一下,一舉兩得。要是催眠治療不成功,仍可以歸咎於治療師、許多客觀或外在因素,只因求助者或病人往往被視作一群需要別人幫助的弱者,他們無需負上責任。

相反,催眠治療難於在催眠治療師身上湊效,結果他們比普通人又少了一個選擇之餘,在自己的問題上更需「主動出擊」,而OH 咭正是我的個人選擇,MyOHMind 提供了一條自我理解的通道,認識自己的陰暗面、揭自己的瘡疤,過程就得靠自己,成效則取決於自己的開明度有幾大。要看清楚自己是難加痛,又有幾多人願意這樣「犯賤」地主動去做呢?

原來,沒學催眠治療的人的確很有福。

(這些想法都是從一個催眠治療師的角度出發,亦是有感而發的一句心底話而已。)

2010年2月19日星期五

催眠治療誰來執行?


催眠治療師專職是替人做催眠治療。

部份心理學家也會替人做催眠治療;

亦有精神科醫生會替人做催眠治療。

那究竟由那一個專業去做催眠治療會更適合呢?

前陣子在我們美國學會的討論區,有會員也曾討論過這個問題。本身是一位精神科醫生的學會成員作出呼籲,想做催眠治療的朋友最好找一位有心理學或精神科醫學背景的人去做。這個呼籲表面上看來是振振有辭,但當大家細心去想想,很容易就想出是甚麼技倆了!

1. 專業的由來
專業,除了是所學的是一門獨特的學問或技能外,專業實習才是這項專業的重大支柱。學而不習,可以稱得上是專業嗎? 習醫的也需密習式的實習,以一個精神科醫生來說,以精神科醫生還是催眠治療師的名銜會來得「殺食」受人敬重呢? 又究竟是專於精神治療還是催眠治療呢? 其實在他選擇以精神科醫生自稱,已表現他的取向,以甚麼為自己的專業了。

2. 捍衛自身利益
涼薄一點來說:肥水不流別人田。心理醫生也好、精神科醫生也好,可以多一種客源又何樂而不為?可惜的只是他們日常都是在看心理病、精神病,又有幾多時間主力去做催眠治療? 奇怪的是,人作決定時多取決於事物的真實性及重要性,既然放棄了催眠洽療作為自己職業的主流,想必認同所取的比所捨的更重要,甚至超越所捨,那麼為甚麼還要去替人做催眠治療? 要是認為對方問題用催眠治療可以解決,若以受者利益為主導,是否應該轉介去以催眠治療為專業的催眠治療師去做呢? 就如同催眠治療師跟受者第一次會面後,發現對方問題並非催眠治療所能處理的時候,也會轉介予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一樣。

專業,也在於清楚知道自己專業的所能與不能,甚麼是安全與危險,而並非「有殺錯冇放過」。

3. 專業操守
每一個專業均有自己獨特的操守。我不排除如果不同專業的操守在同時運作的時候,會有機會出現矛盾或對立現象,當遇到這情況時又應如何取捨? 要先保住的是精神科和心理學的專銜,故所做的是催眠治療,而所遵從的卻是其他的專業操守,然而心理、精神 治療跟催眠治療又是兩碼子的事,未能兼顧到受者的利益及安全。

個人認為具心理學或精神科醫學背景的朋友學習催眠治療是一件好事,這可以讓更多在職正統醫療人士增加對催眠治療的認識及消除誤解,從而提高認受性。催眠治療是一個專業,所有稱得上專業的就要實實在在地專,而並非用來擴大市場的輔助工具,更不是當個案不成功時用作頂包。要是看不起催眠治療那就別把它臚列出來,專心當個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別將催眠治療營造到「三不像」好了。

2010年2月1日星期一

MY OH MIND - 學員課後有感

以下是其中一位學員上畢 MY OH MIND 的感賞,真的要再次多謝Zephyr!

剛完成OH Card的Course,有學員說老師比坊間的教導和使用方法不同,坊間總是把事情說得很玄,不明不白,似是而非,有時裝神弄鬼,而這裡所教的是實在地看現實裡要面對的問題,我們所學的是與自己的潛意識溝通,再經老師的Guiding一步步深入了解自己,要自己有意識地去解決自身問題。

"牌是從來都不會抽錯的"

那套Card是真的很邪門,越收得緊的問題便越會抽到那些牌。你可能會覺得這很神秘吸引,但你番開牌那刻卻可能不是味兒,你面對著自己的問題,然後要把它一一說出來,你的心情你的理解
但有時你自己也未必能看得清,老師會助我們向自己提出問題,這是最難學的技巧。

他們從不會說是不是因為XXX而令你XXX? 這件事會否讓你變得XXX?

這會是一個錯誤引導的方式,讓不必然的事情令學員信以為是自己的經歷,而利害的是老師的直覺~未體會過真的很難形容,很多自己空浮的意念找不緊表達出來,老師都能一針見血地把它們道出。有學員一直很少談及家庭,老師卻有意無意地用了家庭作解牌例子,那刻學員才說出真正困擾著的其實是家庭,而不是自以為的工作問題。這情況在課堂上已體會得太多,老師說這是在read我們的集體潛意識,這聽起來很神秘學很New Age,而兩位老師卻不強調這點。

他們說靈修不是壞事,他們亦曾深入了解過,(他們可都是塔羅師和修習過Reiki,而現在最主要的崗位是催眠治療師),可是看到太多人以靈修去逃避問題,不能腳踏實地去面對現實,卻自認那是很Spiritual,因此他們不再"V Wen Wen",從較科學性的角度去看。連靜坐方式也叫做"科學靜坐",說是一種讓自己進入潛意識去看清問題的狀況,目的是要我們清楚了解,我們生存在這裡,生活才是要確確實實去面對的事情,其他什麼的都只是扶助,最終也要回到生活裡。

2010年1月27日星期三

「洗腦式」催眠? 聽到都心寒

今天亂碰亂撞地登入了某個網誌,有人把催眠說成「洗腦式」催眠?一看之下真的「心都寒埋」,奇怪的是作者又要硬將心理學跟催眠發生關係,混為一談, 文中卻又看不到有丁點心理學學說的支持,若讀者亳不質疑地相信文中所說,想到這裡,真有點令人毛骨悚然。

一:催眠是由平常的意識狀態轉變為另一種名叫潛意識狀態

這句話聽來很詭異,覺得有需要加以補充一下。意識和潛意識是同時存在,只是在不同時期意識和潛意識的活躍程度不同,換句話說,在催眠狀態下是潛意識活躍而意識活躍程度較低而已,所以催眠是不 會令人失去意識或自我控制的。

二:潛意識更容易接受提示,並接收 一些正面、積極的信息

沒錯,在催眠狀態下潛意識是會更容易接受暗示,但不限於接收正面、積極的信息,負面的以至危險暗示,只要是 源自又或者是不違反受者的信念價值觀的,受者也都會照單全收。所以催眠治療最首要的,是一位負責任、具備專業知識與操守的催眠治療師,懂得識別暗示的合適 及安全性,一切以受者為先。

三:催眠即是 間接影響一些人的決定

催眠不是間接影響一些人的決定, 而是讓受者在催眠過程之中去自行發現及理解,最後自行決定相應的處理方法。催眠不是要影響人,要影響人的就不再是受者主導了。

四:催眠和洗腦亦沒有多大的分別,而當一個人被洗腦後,會覺得是沒有人控制你,一切是你自願的。

催眠正如前面所述,是受者主導,受者在催眠過程之中自行發現得出新的理解,繼而決定最切合自己需要的處理方法,然而受者記憶不會因接受過催眠而被改寫甚至消失。洗腦則是將對方現有的思想記憶改變或者剔除,並將對方不接受的想法硬灌予對方,這是完完全全的術者主導。催眠跟洗腦跟本完全是兩回事。

五:說穿了這 也不過是心理學的技倆

作者從沒有提及是那種心理學的技倆,亦沒有其他推論支持便下此結論,其真實性令人質疑。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藉此更深入去解釋並釐清大眾對催眠存在的誤解,加深對催眠的認識,讓更多有需要的朋友能受惠於催眠治療的裨益。

2009年12月29日星期二

也談吸引力

記得早前坊間對"Secret"一書人人趨之若鶩,我也曾跟朋友鬧著玩,一方面是幽友人一默,另一方面是想嘗試一下是甚麼回事。

對於 "V WEN WEN" 我沒有抗拒也不苟同,在治療上她的神奇的催化作用是不容忽視,點度即止的 "V WEN WEN" 確實可以怡情,然而太沉迷卻會令人亂性。與其沉迷倒不如回歸現實,落實自己所想更來得實在。

吸引力是否單靠念力便可心想事成?

我只可以老套的跟你說:世上是沒有免費午費,更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那吸引力又是甚麼一回事?

個人認為:當人想達到/得到某些結果時,那「念力」儼如催眠中的自我暗示,不斷對自己重複這個暗示從而進入自己的潛意識。她在意識及潛意識中不停提醒自己要得到結果的同時,更在這兩個層面意識甚至無意識地運作執行,所謂吸引力,在於當事人有了明確目標之後,對相關問題的人事物等等都格外留神,專注並抓緊每一個資訊,辦起事來自不然事半功倍吧!

吸引力其實不怎吸引,而是你自己怎樣去捉緊機會,也是需要付出與實踐的。

2009年12月8日星期二

幫人

我們的導師曾經說過很多人都愛幫人,因為幫人的感覺良好。那些人便無所不用其極地要幫人解決問題,為的只是得到那份良好的感覺…

這番說話我完全認同,更一直牢牢記住作為自己的座佑銘。只因在這十多個年頭,見著有些很Spiritual的朋友,也許就是忽略了這一點,不自覺地不斷自我膨脹,幫人卻過了火位,硬將自己認為是正確的灌輸別人,最終不是惹人反感,便是令信任他的人產生互相依賴 (co-dependency),決不是因理解問題而去改變。更甚者甚至真的有「走火入魔」的情況,當對方不跟隨他的意思去做,便惡然相向加以咒罵。

從事催眠治療的就更要放得下這個幫人的良好感覺,決不能急功近利意圖採取主觀引導去影響受者。問題是屬於受者,問題為受者帶來困擾,這並非任何治療師能取代的,改變與否或是作出那種改變,均在於受者的意願及承擔,治療師又豈能作主導去支配呢? 成功的要點在於….受者主導!!!!

2009年11月11日星期三

OH揭示人性的底蘊

新一輪的 MY OH MIND 已接近尾聲,三節的課堂中,各參加者已超越OH遊戲模式而進入自我探索之途 ,要找出自己壓抑的缺點,對某些朋友來說是一個極痛苦的過程:當中要經歷自我發現、自我表現、自我承認才能達致自我超脫,讓自己的潛能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壓抑的缺點:不可對人言的「缺點」,才要把它壓抑,自我承認這些壓抑的缺點,如同要自己揭自己的瘡疤,又有誰願意去面對和承認?但最終透過OH的自我探索,所有的否定、批判與指罵一次又一次的被推翻揭穿,一時間無所遁形。

也許有些自覺性較高的朋友跟我們說,他一直都知道自己潛在的問題,覺得OH沒帶來甚麼新意,然而這位朋友卻忽略了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只是知而從沒有自我承認,它只會一直象鬼魅般困擾著他、影響著他的信念及決定,只是他一日不正視這個問題,情況與困難便會延續下去。OH所扮演的是確定問題、響起警號的角色。常云道:「與其逃避不如面對」,也許這是時候去好好處理這問題及行為模式,繼而自我超脫。

2009年10月9日星期五

意覓思維的一份信念、執著與熱誠

Our Passion

意覓思維的出現,非為名利,為的只是實踐理想,作為對自己人生的一個交代。

或許你聽過後會嗤之一笑,這也難怪,活在今天的香港,為理想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包裝工具,談理想對年青一輩來說是何等老套不合時宜,反之賺大錢發大財的念頭才是最實際。但對我們來說,人生路上走過了一大段,不禁問自己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得怎樣?
原來為著生計、為家庭、為子女、為事業等,營營役役地走過了半生! 真正為自己做的又有幾多?

人生苦短,我們毅然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一償自己多年來的心願,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試問世上有那一份工可以比得上?事實上我們掙扎了幾個年頭,卻在遇上某些機遇出現下,才作出這個決定,也許身邊的朋友也感到意外,但又可曾理解我們辦意覓思維背後的理念與矛盾?

正因我們知道我們尚餘可以「衝」的時間有限,感恩自己仍能有承負結果能力,若然仍不下定決心,且怕這一生都會是一個空想,更會成為這輩子的遺憾,所以我們都豁出去了。

沒想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那麼脆弱,亦沒料到開公司會帶來某些朋友的不安,很多時候人只看到風光的一面,但請相信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倒頭來也只是「你睇我好,我睇你好」而已。

昨晚的簡介會,我們堅決反對誇張失實,也許因為這樣,會上的朋友感覺會怪怪的,賣花竟然不會盛讚花香。我們大可以將前世催眠演繹成令人脫胎換骨的神奇技術,過程可以編寫得詭異神秘,惟這有違我們的宗旨,我們為的不是商業利益,而是希望所有參加者均能就自己問題有所得著。我們在籌備簡介會時,我們早已準備這持平介紹方式會被人指指點,甚至踐踏藉此抬舉吹噓自己,這才顯出他們優越,只是我們需要的是誠信,並非引君入甕惟利是圖。

當晚有朋友想參加我們的課程,我們卻叫她不要參加,不是我們替自己「倒米」,而更重要的是每個人的負擔能力不同,我們不願看到這位朋友因為參加這個課程而在經濟上造成壓力。相反,Jodi就將快樂日記的概念和方法扼要地介紹給這位朋友,希望她能抓緊快樂,重拾理想人生。

驅使我們的就是來自這份信念、執著與熱誠。

2009年9月15日星期二

減肥致勝之道:適得其法

減肥致勝之道在於適得其法。引致肥胖的原因,或者不需要我說你已經很清楚不外乎是遺傳性肥胖、進食過量、偏食、缺少運動、壓力又或者是自我保護。但是,就算是察覺到致肥的原因,卻又為何老是改正不過來,那又是甚麼一回事?

這些個案我們處理過很多,催眠治療讓她/他們自行發現、理解深因,當中可以是習慣管理、改善自我形象或放鬆等等,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試問又有誰比起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問題? 治療並不單是發生在催眠治療的過程中,當你認真地正視自己的問題並跟自己的潛意識溝通,你從中得到的訊息,可以即時也可以如福至心靈、突如其來地為你帶來新洞悉。有理解才能從問題中解脫。

有些朋友曾驚訝地發現,致肥的真正原因不在於吃得多、運動得少,原來卻是發自自己的內疚感而生的一種心靈上的補償。且問若是一天未能解開心結對症下藥,那又如何做到治標又治本?日後更有可能延伸至其他問題,這便造就「反彈」的出現了。